有許多人認為野生幼龜 (例如:歐洲陸龜 Testudo graeca) 多半生活在潮濕的環境內,環境的相對濕度在 90-100%。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資訊。我們研究的部份內容對幼龜的自然棲地進行了數千次的測量,藉由迷你自動記錄裝置在幾個主要的棲地進行超過12個月的測量,收集高度準確的溫度與濕度數據,也藉由裝設於陸龜身上的記錄器取得了 18,000 個濕度的詳細資料點。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幼龜的生活環境跟成龜沒什麼顯著的差異,相對濕度在 34-60% 之間。極少數相對濕度超過90%的例外是在暴風雨或是陣雨記錄到的。南歐 Ameria 與 Murcia 地區的半乾旱地區 (近似於北非大多數半乾旱區),即使在陸龜活動的高峰期,降雨的現象是可遇不可求的。數據的記錄時間涵蓋了所有的陸龜活動 (包括蟄伏於),陸龜在高濕度 (>80%) 的情況下活動的時間僅佔所有記錄時間的 2%,陸龜覓食期的相對濕度可低至 20%,但之後的生長期多半會回復至相對濕度 45-50%,收集到的數據與之前在摩洛哥、土耳其與突尼西亞的記錄相吻合 (並非完全吻合),其他工作者記錄的資料也包含北美沙漠陸龜 (Desert tortoise) 在洞窟中的濕度記錄,此數據無法顯示 90-100% 的相對濕度適合幼龜生長。事實上,沙漠陸龜 (Gopherus agasssizii) 所處的亞利桑那乾燥沙漠地區,相對濕度甚至比 Ameria 與 Murcia 地區還低。若乾燥地區的野生陸龜不會有隆背現象的主要原因,是它們利用洞穴或植被提供相對濕度 90-100% 的僻護環境,則西班牙當地的歐洲陸龜 (Testudo graeca graeca) 會因沒有這種環境而產生許多隆背形態變異,當地屬於半乾燥地區,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僅 226 毫米 (英國的平均降雨量約為 600 毫米),是歐洲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區。
歡迎光臨 香港龜友論壇 (https://www.hkturtle.org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